6月的时候,歌手彭佳慧透露,演出时她都会戴着入耳式耳机麦克风,拿下后会感到晕眩,但只要稍作休息就会好转。她也表示,现在和朋友一起听音乐,当她觉得音量刚好时,朋友却会觉得音量太大(李志展,2017)。听到他这么说你也心有戚戚焉吗?那你可能也要小心「隐性听力损失」了!
你不可不知的听力损失风险在日常生活里,哪些事情其实是听力退化的幕后黑手呢?
除了常被提及的职业性噪音之外,由于行动装置的普及,通勤时身边的人戴着耳机听音乐或追剧俨然成为习以为常的风景。
也因为耳机的不当使用,近年来娱乐性活动产生的噪音亦成为影响听力的一大主因。许多人都轻忽了过大音量对耳朵可能产生的伤害,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听得不太清楚时,听力变化早已悄悄发生……我们普遍以为后天听力损失(或简称听损)是年长者的特征,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约有11 亿的年轻族群因不当使用个人音乐装置(含智慧手机)而面临听损的风险(WHO,2015)。
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资料显示,台湾18–65岁的劳动人口中,轻至中度听损者有151,579人[ 注1],占总听损人口的四分之一(卫生福利部,2015) 。另外WHO也提醒,应透过提高对听损风险的认识,以减少过大音量带来的影响;并鼓励使用个人防护装置,例如隔音耳罩、耳塞等,来保护自己的听力(WHO, 2015)。
在听力损失前,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致力于噪音与听损研究的学者Sharon Kujawa 和她的研究团队也在2009 年发现(Kujawa & Liberman,2009),早在明显的听损发生之前,有一个隐密的变化正在发生,那就是──耳朵里的毛细胞和听觉神经纤维中间传递资讯到大脑的通讯悄悄中断了。因为路径中断不会立刻在听力检查时被检测出来,所以这样的情况被称为「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
关于声音传递路径中断形成「隐性听损」的原因,目前研究提供了两项可知的原因:神经突触(synapses)的损失;神经髓鞘(myelin)的损失。
隐形杀手一号:神经突触损失
关于突触损失的研究:2009年时,Kujawa和她的团队在实验中将16周大的公小鼠暴露在8,000–16,000赫兹、100分贝的噪音之中2小时,结果发现公小鼠的听力阈值[注2]轻微升高,其后完全回复。然而再过24小时之后,尽管内耳中的听觉接收器──毛细胞,都仍存在且恢复正常功能,但可以看到快速、广泛且不可逆的突触损失。研究者后续观察这批公小鼠2年,也发现它们的耳蜗神经元在随后的2年之间呈现累加性的丧失(Kujawa & Liberman,2009)。
这也就是说,一旦突触损失,就会像变了心的女朋友,回不来了……而且即使目前听力回复正常,耳蜗神经元损失会也在突触损失后数年内发生。
那么,突触究竟是什么呢?突触是神经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内耳毛细胞将声波震动转换成化学讯号后,会使听神经的突触端释放神经传递物质麸胺酸(glutamate),而麸胺酸会继续与听神经纤维末梢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电生理讯号,并经由听神经进入脑干,最后抵达大脑听觉皮质,使我们听到声音。在这个讯号传递的过程中,只要突触遭到破坏,与之连接的听神经纤维也将不再对声音刺激做出反应。
研究者也指出,过量的噪音会让突触受损。神经末梢的肿大和破裂,可能是由于突触受到过度刺激,释放过量的麸胺酸所致(Liberman, 2015),而过量的麸胺酸释放会导致兴奋毒性(excitetoxicity),引起兴奋性神经细胞死亡,进而导致隐性听力损失。
隐形杀手二号:神经髓鞘损失另一个可能造成隐性听力损失的原因则是:今年密西根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小鼠实验发现了髓鞘损失与隐性听损的关系(Wan & Corfas,2017)。
什么是髓鞘呢?髓鞘是包裹在神经轴突外部的物质,由许旺细胞(Schwann cell)层层包覆所组成,髓鞘与髓鞘中间由兰氏结(nodes of Ranvier)隔开。这样讲好像很抽象,但或许你可以把许旺细胞想像成保鲜膜,神经轴突则是它的纸筒,那么被卷了很多层的保鲜膜就是髓鞘。髓鞘富含脂质,有修复、支持、保护神经元及绝缘的作用。由于这层绝缘层阻止电流通过细胞膜,神经传导必须由兰氏结跳到另一个兰氏结,形成跳跃式传递。因为跳跃式传递速度每秒约120 公尺,较无髓鞘的神经元传递速度(每秒0.5-2 公尺)快很多,让我们可以很快听到声音作出反应。
因此当Wan & Corfas(2017)使小鼠听觉神经中的髓鞘受损,便会造成急性去髓鞘性疾病。他们发现,尽管髓鞘在几周之内再生,但神经末梢的结构依然受损;也就是小鼠仍发生永久性的隐性听力损失。
吵杂环境自我检测,让隐性听力损失现形吧!
隐性听力损失,有一个特别的外显特征,就是「在吵杂环境中会听不清楚」。先前说过连接毛细胞和听神经的突触损失后,紧接着听神经就会逐渐丧失。Liberman(2015)指出先行研究也显示,一直到听神经丧失达80%以上,才会影响到听力检查的结果。所以研究者推测,听神经纤维损失不一定会影响侦测声音的能力,却很容易让人在吵杂的环境里无法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
举例来说,与朋友在热炒店聚会时,发现朋友间都听得清楚彼此的说话内容,只有自己听得不太清楚,有时还要朋友不断重复说过的话,可能就是隐性听损的征兆。
无论多老也想听到你说话
发生在听损之前的突触损失会随着年龄逐渐发生,也会在接触高分贝声音之后突然发生。在耳朵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直接暴露在140 分贝以上的声音环境时,音压所产生的能量会对耳朵产生永久性的撕裂伤害,造成听力损失。虽然一般人通常不太可能直接暴露于这么高音量的噪音,然而要注意的是,有研究指出即使是较小的音量(75-110 分贝),只要是长时间暴露,10 年后听力损失最高可超过45分贝(中华民国环境职业医学会,1996)。
依据5 分贝规则(又称5 分贝减半率),音量每增加5 分贝,容许暴露时间需减半(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规则,2014)。因此,使用者便能按照这个原则推估使用时间。例如,在90 分贝的音强下,暴露时间不得超过8 小时;而95 分贝的音强时,暴露时间不能超过4 小时,否则将对听力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回想一下,当你在环境噪音较大的地方使用耳机,是否会调高音量来盖过环境音?搭乘捷运或公车时环境的噪音约在80 分贝,为了把音乐听清楚,使用者常不自觉地把音量加大,长期下来将让我们耳内的毛细胞与突触逐渐损伤,形成噪音性的听力损失。
WHO 提醒,使用个人音乐设备时,应避免将音量调整至最大音量的60% 以上,且一段时间后也需要让耳朵休息一下。听力研究者Owen Brimijoin 也建议,使用较高品质的耳机可以保护耳朵,因为廉价的耳机低频音传输功率不足,当为了听清楚音乐而把音量转高时,同时也会增加高频音的音量,而这也是摧毁听力的危险因子(Luisa Dillner, 2014)。有些人认为使用隔音效果较佳或是具有降噪功能的耳机便是万无一失,但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无意识地把声音开得太大声,才能真正降低听力损伤的可能。
其实我们的耳朵约在45
岁之后会开始慢慢老去,为了在老去之后仍能听到彼此的喁喁细语,日常使用耳机时更该注意上述的保健措施,留意听损发生的前兆,才能有效避免老化以外的噪音性听损。